这几年,“网红城市”这一标签不再是知名大城市的专利;从曹县、芜湖、蚌埠再到正在兴起的淄博,“网红小城”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流行文化现象。在众多被网红(流量)带火的城市中,不得不提的还有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通辽。
此前网络上一位名叫“小约翰可汗”、来自通辽的up主习惯用通辽来类比小国国土的面积。粉丝还将其简化为了“几个T”,如北京的面积约为0.26T,人口则为6个T。久而久之,就诞生了“通辽帝国”这个梗。短短一年里,通辽也从一座被人忘却的五线小城,拥有了突如其来的知名度,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朝圣帝国。
比东北更东北的“狂野”小城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那么,内蒙古最出圈的通辽,究竟是一座怎样魔幻的城市?通辽是位于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地级市,它虽没有位于东三省,却在内蒙古与东三省的过渡地带,距离辽宁沈阳比首府呼和浩特近得多。其实,通辽同样位于东北地区,还是一座比黑吉辽更东北的城市。走在通辽的街头,扑面而来的东北风情让这里似乎与沈阳、长春、哈尔滨街头并没什么两样。
比如比东北人还纯正的东北话、随处可见的东北美食与大澡堂子、以及一到冬天满大街的貂皮大衣...这里有与东三省相似的气候、物产、文化、生活方式,都让人觉得把通辽等内蒙古东部地区包含进去,才是完整的东北。
说通辽,不得不提它那狂野的地图轮廓,被“小约翰可汗”戏称为协和飞机。
城市也确实足够“硬核”,扼守辽河上游地区,70%的土地是平原因此宜农宜牧,素有“内蒙古粮仓”、“黄牛之乡”之称。6条铁路在境内交汇,3条高速、6条国道和7条省道将城市贯穿;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交汇中心,与蒙古国近在咫尺,“七省通衢”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。
历史上的通辽与东北,难舍难分
因为距离的邻近,通辽与东北在历史上长期以来也是难舍难分。清宫剧中高频率出现的科尔沁,就在通辽。由于通辽靠近满、汉聚居的辽宁,科尔沁部不但最早与满族联合,还与满清宗室世代联姻。满蒙联姻300年里,这里曾走出了7位妃子4位皇后,最知名的莫过于清初辅佐三朝、稳定朝局的孝庄皇后。
此外,清末见证清朝衰亡,死于捻军之手的爱国将领僧格林沁,同样来自科尔沁。
来到通辽,你会发现这里的景点也与科尔沁文化、草原文化密切相关。这使得通辽既有东北风情,也有属于自身的底蕴特色。
独具风情的旅游资源
在通辽的人文地图上,孝庄园文化旅游区占据了非常显眼的位置。作为孝庄故里,其出生的达尔罕亲王府就位于景区内。王府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王府占地十万平方米,为中国最大的亲王府邸。前后七进院落,另设有孝庄博物馆、科尔沁民俗博物馆等历史展馆。康熙一生曾三巡科尔沁,祭奠其祖母。
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王府,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镇中学里。因其战功显赫,被咸丰、同治两帝封为“博多勒噶台”亲王,故此地又称博王府。王府建筑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(1740年),现存正殿、库房、后仓等建筑。正殿为单檐硬山顶,面阔五间,进深两间。
彰显通辽“王者之气”的可汗山,又被称为“蒙元帝王之山”,是对外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景区。山顶建有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巨型雕像,山坡上是蒙元帝国16位皇帝的塑像。山下建有壮观的蒙元兵阵,他们个个身形魁梧、表情严肃,日夜守护着身后的帝王。通辽是蒙古族大本营,全球每5个蒙古族人,就有一个来自通辽。可汗山也是游客们了解蒙古文化的最佳名片。
大青沟位于科尔沁草原西部沙海里,既是国家4A级景区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号称是沙漠中的“小江南”。这是一条长达24公里、南北走向的深谷。在景区入口还是荒凉的沙海,往里走一段便能看到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,在谷底还能看到清澈的溪流湖泊。一路有山有水,有绿树繁花,真的如同行走在江南。
千百年来,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,使得通辽一直处于文化融合、民族融合的前线,也成就了独特的城市性格。相比视频中魔幻的“通辽宇宙”,现实中通辽的宝藏特质同样值得探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