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,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(SVB)引发挤兑,成为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最早爆出风险的大中型金融机构,也是2023年第一家倒闭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(FDIC)承保机构。
【资料图】
这一事件将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市场、监管体系以及科技投资机构?东北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参加3月1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直播时表示,硅谷银行倒闭暂不会导致风险大面积蔓延。
东北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付鹏。
硅谷银行核心商业服务模式和客户相对单一
付鹏指出,硅谷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发展过程中,也在逐步地探索经营核心商业模式。在经历互联网泡沫破裂后,美国很多类似硅谷银行的小银行都出现过倒闭的情况。
硅谷银行在当时也遭受过重创,危机过后,美国很多小银行转向了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房地产的经营路线,但是硅谷银行依然沿着原有的特色产业链持续经营。
2000年美国现代服务法案后,整个美国银行界混业开始成型。硅谷银行也形成了标准的服务于单一产业链的金融集团,因此硅谷银行的核心商业服务模式和客户相对单一。
在硅谷银行所在的整个金融集团业务中,一端可以对客户进行跟投,然后还可以将跟投企业逐渐转化为硅谷银行的客户,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也可以通过硅谷银行进行对接。硅谷银行在这个类似闭环的商业模式中逐渐发展壮大。
过去的十年,在全球整个风险投资领域,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追求导致了高估值水平,也为硅谷银行的这种商业模式带来较好的回报,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病。
硅谷银行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负债端
付鹏认为,在负债端,硅谷银行过度依赖于风险投资,在过去一年多,随着美联储利率水平不断加高,整个全球金融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估值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。
硅谷银行原来模式中,依赖于科创型客户的存款出现巨大的缩水,负债端的问题导致硅谷银行越来越无法支撑资产端。由于硅谷银行的客户群体过于单一,服务对象的风险高,因此在抗风险能力上较差,尤其是产业客户端出现较大问题的时候。
在资产端,硅谷银行的贷款一部分为风险投资提供过桥资金,还有一小部分投向了非常早期的初创企业,由于目前初创企业面临的宏观大环境较差,因此这部分资金也存在一定的风险。
此外,资产端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为已经成功的科创企业人员提供了房贷,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迹象,因此这部分资金也有资产质量下降的可能性。
付鹏提到,硅谷银行的问题自去年就已经暴露出来了。目前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硅谷银行的处置方式是合理的,对于阻断风险进一步蔓延有一定的作用。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措施排除了硅谷银行存款人付出代价的可能性。
但是硅谷银行的股东和高管仍要为其破产付出巨大的代价,从媒体报导中发现,硅谷银行的管理层或存在着一定的道德风险,而且可能存在这明显的经营决策失误。
付鹏指出,目前来看,硅谷银行的客户群仍有一定的商业价值,但未来是否有资金愿意接受硅谷银行重新经营,还是未知数。后期可以关注如何对硅谷银行进行资产处理。
硅谷银行的问题大概率不会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
付鹏认为,硅谷银行的问题大概率不会影响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,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有其特殊性,估计它的倒闭不会导致风险大面积蔓延,因此美联储也不会因为一两家银行的倒闭破产就去调整货币政策。
由于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来自全球各个领域,因此硅谷银行倒闭所带来的风险投资资金损失,对于美国的普通居民的影响其实是很小的。但是其他新兴经济体,由于资金来源多数来自于国内,因此一旦出现硅谷银行倒闭一类的情况,可能受损失的多是本币持有人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
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